起家粿爷爷 发表于 2018-9-25 14:51:09

福清磨石村中秋习俗 舞“草龙”了解一下!

福清市镜洋镇磨石村至今延续着古老的中秋习俗“游龙”,每年农历八月十五至八月十七,六十多名村民抬着四十多米长的"草龙"在全村连舞3天。全长66米的磨石村"草龙"重达300公斤,山藤为骨,稻草扎身,马灯作眼,竹子成须,遵循最古朴的造型和工艺。舞草龙习俗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

传说古时候,磨石村后北箭山与后斜山有妖怪,秋后作乱,糟蹋地瓜,吓唬小孩。村人商定,每年中秋舞龙三个晚上,以避妖邪,以求安康。
舞龙首先要做龙,怎么做?大伙上山砍竹,运回破成大拇指粗的蔑条。几条绑在一起,扎成大碗口粗、长三十几米的龙骨;接着,从头到尾用草绳捆成龙身。一端打个脸盆大的圆圈,插二根三米竹根当龙须,成龙头;另一端绑条二米竹根,是龙尾。至此,最简陋的草龙就做完了。这龙,不如龙高板凳龙灯火辉煌光彩夺目,但也不那样零零散散、断断续续的,却是骨肉相连的“一条龙”。你可别小看它,这简易的造龙法一代又一代相传,一直延续到今。
龙做好了,中秋夜可热闹了。八月十五晚饭后,祠堂里灯火通明。神龛案桌上明烛高烧,上厅、下厅、天井、走廊挤满了大人小孩。各人都忙着放鞭炮,点香,隆重地为草龙起行做准备。二十几个舞龙后生仔,清一色红衫,精神饱满,用铁叉把草龙支起,让人往龙身上插香。据说,在龙的身上插香越多,今年就越会发大财。一会草龙全身插满明香,夜色里星星点点,格外耀眼。
随着一串炮响,一阵锣鼓轰鸣,族长“:一二三”一声令下,二十几个后生把红通通的龙扛在肩上,前呼后拥从大门缓缓而出。这时全村烟花四起,笑语欢声。
龙在各家门前有序穿梭。到哪家,那家人都执明香,拱手打揖迎接,并将手中香往龙身上添;之后再从龙头、龙身上拔三根香插在自家香炉,毕恭毕敬放一串鞭炮送龙走。
长龙在路上走着,摇头摆尾,时左时右。扛龙后生扛在肩上,有时举起,时高时低。一眼望去,这独特的舞龙,别有一番景象。闹到半夜,族长见大家累了,才让后生仔把龙扛会祠堂,明晚后晚再继续。
时间一年又一年过去,习俗一辈又一辈延续。乡亲们说,草龙把山后妖气赶走,换来山青水秀。草龙恩泽磨石后代,下一辈出类拔萃。
时代在前进,草龙在更新,现在草龙今非昔比,全身装点彩灯,尤其是高昂的龙头、坚韧的龙须特别引人注目;就是用原材料做成的龙骨、龙身,依然坚硬、坚实。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福清磨石村中秋习俗 舞“草龙”了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