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薯娃 发表于 2018-9-25 14:19:25

福清企业家6年前的一个举动,救了一个上海姑娘……

  

  金佳雯(右二)终于见到了陈家利。
  福州晚报讯 6年了,21岁的金佳雯终于见到为自己捐献造血干细胞的陈家利。她向前就是一个深深的拥抱,陈家利也跟着红了眼眶。
  这感人一幕昨日上午发生在市红十字会,这是该会牵线组织的造血干细胞捐献供受双方首个见面会。他们一个来自上海,一个身在福州,之前素昧平生,因这份“髓缘”,成为“亲人”。
  金佳雯是上海女孩,眉目清秀,虽然依旧瘦小,但身体已恢复健康。6年前,她被诊断出患有严重的血液病,生的机会渺茫。
  “陈叔叔就是我的救命恩人。”金佳雯说,那时她15岁,上初中。就在全家人绝望时,等来了来自福州的一份造血干细胞。2012年11月30日,这份“生命种子”流入她的体内,整个过程仅24分钟。之后,她的身体慢慢好转并回到校园,今年还考上了大学。
  “因为‘双盲原则’,我没能联系捐献者,但托志愿者给恩人寄去孩子的照片和笔。”金佳雯的父亲金先生说,如今孩子身体健康,还考上大学,他们很想见恩人一面,于是提出了申请。
  “上周五得知双方自愿提出见面申请,我们也十分激动。”福州市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胡晓强说,按照国际惯例和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的规定,非血缘造血干细胞捐献中的供受双方一年内绝不能见面。即使一年之后,双方想要见面,也必须在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国家管理中心的安排下,谨慎地接触。所以他们请示了上级,才促成这一次难得的见面。
  见面会上,捐献者陈家利的心情也随着金佳雯起伏,眼眶红了一次又一次。
  “看到佳雯健健康康,很欣慰。佳雯太瘦了,要多吃点。”陈家利说,他不需要感谢,当年他也只是想,人生能有几次助人的机会,应该尽自己的能力多做些正能量的事。
  陈家利今年38岁,福清企业家,是我国第3169例、我省第85例、我市第29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也是一位退伍老兵和造血干细胞志愿者。
  2012年,接到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电话时,他毫不犹豫地说:“只要患者需要,我同意!”因为工作忙,他连捐献前的体检也是选在周末出差前,拎着行李箱完成。
  这一次金家父女从上海来,陈家利把他们接到家里住,还邀请金家人过年时都来福州,两家一起过个团圆年。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福清企业家6年前的一个举动,救了一个上海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