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遗存丨东张水库水位下降 清代古塔露出水面
因我市近期降雨量偏少,东张水库上游来水量减少,造成水库水位不断下降,给生产生活带来影响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平时见不到的“趣事”,一座沉没于解放初期的清代古塔,露出了水面。古塔于上世纪五十年代修建东张水库而被毁坏、淹没,虽然时间过去了几十年,这个石塔仍在水底默默地讲述岁月的故事,见证着东张古镇昔日的繁华、东张人民为支持国家建设背井离乡的悲壮情怀以及福清人民举全县之力建设水库的豪迈气魄。据记载,这座古塔名曰白豸塔,修建于清代康熙年间,位于旧东张镇区北侧山坡之上,该塔原塔高约五丈,为七层八角实心石塔,每层塔壁正中设龛雕佛像,每根塔柱上都镌刻着捐资者的芳名。这座古塔与水库南面老蛇山上的紫云宝塔遥相呼应,带着先民祈求风调雨顺的美好心愿,一起守护着这片生机勃勃的土地。古塔在解放初期,东张水库修建后被毁坏淹没于水库中。
白豸塔,与福清现存古塔一样,均系石构,建筑风格也大致相同,造型优美,雕工精细,充分显示福清古代经济文化发展的水平和劳动人民的高度智慧与伟大创造力。遗憾的是,解放初因国家建设需要,古塔与东张新石器时期遗址以及东张古镇等遗迹一并淹没于水下。作为文物工作者,期待有朝一日,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将古塔残余部分整体搬迁,建议在石竹湖中的鲤鱼岛上,按照文物修复“修旧如旧”的原则重建古塔,为钟灵毓秀的石竹山景区再添一处底蕴深厚的人文景观。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