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桥、古道、古塔..确认过眼神,没错,这就是咱福清
“海丝文化”是福清人解不开的情结
千百年来,
福清人创造了璀璨的海丝历史文化
留存了许多文物古迹
记载着福清先人走向海洋的足迹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福清海丝文化
......
千年古邑孕育 “海丝文化”福清是著名侨乡,也是海上丝绸之路重要始发港。福州城第一部方志——宋代淳熙年间由状元梁克家编纂的《三山志》曾记载了福清古港与海事。
福清置县已有1300多年历史,自古良港密布,千帆竞渡,不少乡镇因百泊云集、水陆衔接而形成,如东张、高山、海口、上迳等镇,因海上丝路而繁荣数百年。
(海口镇古渡口)
(渔溪镇郎官村郎官古渡)
早在唐代,福清即开辟了通往今越南的航路。南宋,福清市已开辟了通往今越南、日本、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航线,元代福清至东北亚、东南亚的航线已相对成熟,晚清福清已有通向东南亚、东北亚和美国、加拿大、英国、古巴的航线,并开通了福清至东南亚的班轮。
(黄檗寺)
(上迳镇鳌江宝塔:一座当了300年航标灯的石塔)
悠久的历史,为福清留下了灿若繁星的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存,其中以古渡、古塔、古桥、古道、古厝、古村、古祠和古庙观为最多。同时,还使福清形成了独特海丝民间信仰、生活习俗和文化活动,为福清留下了大量珍贵的海丝主题非物质文化遗产。
(海口镇龙江桥)
(新厝镇江兜村昭灵庙)
(昭灵庙神龛前精美的木雕)
让“散落的珍珠”重现光芒
长期以来,这些散落在玉融大地的历史文化遗产,都是“养在深闺人未识”,缺乏挖掘、整理及系统的研究。为了让“散落的珍珠”重现光芒,近年来,福清市委、市政府紧紧抓住“五区叠加,一区毗邻”的良好机遇,大力实施“大福清”发展战略,努力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福建“海丝”核心区建设和“海上福州”战略中发挥主力军、排头兵的作用。
01
2017年3月,福清市委宣传部启动了“福清海上丝路历史文化遗存调查”,对全市范围的海丝文化遗产进行了系统梳理。
(福清瑞岩山-全国最大的石刻弥勒造像 )
(上迳镇蹑云桥:曾是莆田仙游一带前往龙高半岛、平潭的古道,也是福清其他地方客商前往上迳驳货的古道)
02
2017年6月15日,福清举办了首届海峡两岸福清海丝文化遗存保护与开发研讨会。来自中国社科院、中国海洋大学、台湾大学等海峡两岸的研究机构和高校的专家学者,就福清海丝文化遗存的挖掘整理、保护与开发等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取得积极成效。
03
2018年2月12日,为期十天的福清海丝文化展示周暨福清海丝历史文化遗存图片展在福州三坊七巷南后街拉开序幕。这是福州第一个以海丝为主题的文化展示周,也是福清市的海丝文化遗产首次集中登台亮相。
(福清海丝文化遗存展示周-福清新厝大澳传统海族舞表演)
04
2018年2月13日举行了福清海丝名窑 ——东张窑保护与开发研讨会。
05
2018年3月15日至4月15日,福清海丝历史文化遗存图片展在福清万达广场一楼连廊开展。
06
2018年5月12日“中国.福清首届国际雕塑艺术展”遴选会在两馆一中心体育馆举行,本次活动以“海丝·融情 ”主题,面向全球征集参展作品。截止截稿日,活动共征集到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970位艺术家的2717件作品。
06
2018年5月26日,备受关注的“水墨融情海丝梦”首届全国中国画作品展将在市美术馆举行开幕式。这是福清市第一次与中国美协合作举办全国美展,也是福建东南沿海首个以侨乡海丝文化为主题的大型美术作品展览。
如今,福清,这座千年古邑积淀的“海丝文化”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与“侨乡文化”“民俗文化”交汇融合,并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绽放着独特魅力,为大福清发展厚植了一个个不朽的精神高地,孕育了福清强大的文化软实力。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