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来瞧瞧三山“板凳龙”怎么飞起来!
据了解,三山镇瑟江村的舞“板凳龙”活动始创于元朝至正年间(1341年-1370年),每年正月十二至十六日晚举行。“板凳龙”先从各自然村起行,到所有自然村的主干道,围绕整个乡村进行舞龙,再到瑟江翁氏祠堂“穿龙柱”,接着到祠堂前面的场地“打龙围”,最后又绕着乡村回到各自然村。据悉,“板凳龙”分龙头、龙身、龙尾3个部分。整条板凳龙由一排排龙灯搭接而成。龙头用竹篾、棉纸、纱布、桐油制作而成,涂上红、蓝、绿色彩,还缀上龙须,安装灯泡(或蜡烛)。龙身由木板组成,长2米,宽20厘米,每块木板的头尾用木棍衔接,装3只灯泡(蜡烛),外盖灯罩。龙尾也缀许多灯泡。每条龙由60-100张板凳组成,长120米以上。2008年,“板凳龙”被列为省级民间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