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薯娃 发表于 2018-9-25 05:52:21

在日本,有一座福清渔溪的寺庙!

‘普茶料理’在日语中的发音,与福清方言的‘福清料理’一致,这佐证了‘普茶料理'是源于隐元禅师从福建福清传到日本的饮食。”这是福清黄檗文化促进会会长林文清,在日本生活一段时间后提出的观点。

其中提到的隐元禅师,原是福清县渔溪镇黄檗山万福寺的主持,1653年东渡日本,1661年,在日本皇室和佛教界的支持下,依照福清万福寺的规模和式样,建了一座同名的寺院,创立了黄檗宗。所以,在日本的佛教界,福清黄檗山万福寺被称作祖庭“古黄檗”,京都的则为“新黄檗”。

福清黄檗山万福寺

京都黄檗山万福寺
黄檗宗是日本禅宗三大宗派(另外两派分别是临济宗、曹洞宗)的最后一宗。兴盛时,宗门下的寺院曾经达上千座,万福寺也成了黄檗宗的大本山,此后连长崎的“三福寺”也皈依了黄檗宗。

可贵的是,京都万福寺由于地处偏僻,长期以来得以远离战火和兵乱,并奇迹般的幸免于火灾,整个的寺院建筑和雕塑、器物都得以完整的保存下来,所有的屋宇都是三百五十六年前的原貌,曾有日本诗人赞叹“进了山门就是中国”。而其中的十七座建筑被日本政府定为“国家重要文化财”。而福清的万福寺却因天灾人祸,经历了几次修缮,还原度已不如京都,着实令人感慨。
这位来自福清的禅师,不仅在日本京都建了一座中国明代遗风的寺庙,还从福清带去了食品、建筑、雕塑、书法、印刷、医药和音乐等等,这些被日本人亲切地称为“黄檗文化”。

隐元茶、隐元豆、隐元豆腐
例如,日本的煎茶饮法被称作隐元茶,此外还有隐元豆、、隐元头巾、隐元笠、隐元坐垫、隐元豆腐、颂经用的木鱼、卍图案的栏杆等。如今中国本土差不多已经消失的“鱼梆”,在日本黄檗山万福寺内依然留存,且仍在使用,有些鱼梆都已经敲得字迹模糊。

京都万福寺内的木鱼

京都万福寺内的鱼梆
日本四大料理之一的“普茶料理”,也是隐元禅师当年从福建福清传到日本的饮食文化,如今成为了日本人餐桌上的“精进料理”。

普茶料理是与茶同食的素餐,依时节选取新鲜食材。

普茶料理经典菜色:①胡麻豆腐②天妇罗③笋羹④云片
在普茶料理出现之前,日本僧人的饮食极为简约,且每人一份,用餐时并无桌椅。而隐元却带来了令日本人耳目一新的崭新的饮食形态。吃饭时有桌有凳,食物盛在几个大碗中任由个人自由取食,四人一桌,围桌而食,食物的种类比较丰富,烹调方式也与今日的中国大抵无异。如今的万福寺,仍常年在门外的白云庵内供应普茶料理。

白云庵
因此,隐元可以说是日本中国式素餐的始祖。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在日本,有一座福清渔溪的寺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