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3年,洋人传教士从福州前往福清古田镇沿途所见
<p data-track="3">龙田镇,地处福建东南沿海,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福清龙高半岛中部 。</p><p data-track="4">1923年,美国卫理公会的一名主教从福州出发,前往龙田旅行考察,本组图片记录了他沿途所见以及当年龙田古镇的真实影像。</p><p></p><p class="pgc-img-caption">前往龙田</p><p data-track="5">1923年,在福州前往龙田的路上,一群人正在休息。其中有衣冠楚楚的洋人,也有衣衫不整的苦力。这是韦尔奇主教下乡旅行的考察队伍。</p><p></p><p class="pgc-img-caption">行李</p><p data-track="6">此行主教带着不少的行李,这些行李都被装在很大竹箩筐内,由挑夫担着。在人群当中,还看到了洋人女子的身影,她们分别是主教和随行传教士的妻子。</p><p></p><p class="pgc-img-caption">再次启程</p><p data-track="7">休息一段时间后,挑夫和轿夫着手再次上路前的准备。从照片中可以看到,虽然已经进入民国,还有的轿夫坚持留着辫子。</p><p></p><p class="pgc-img-caption">村民</p><p data-track="8">队伍经过一个小村庄时,在村口遇到的一群村民,正在聊天的人们被这支浩浩荡荡的队伍所吸引,好奇地打量着他们。画面中所有的人都光着脚,不知是当时的风俗习惯还是根本穿不起鞋子。</p><p></p><p class="pgc-img-caption">过河</p><p data-track="9">轿夫们抬着轿子从一条河流上涉水而过,河水很浅,但是河面很宽,给人一种水天一色的感觉。</p><p></p><p class="pgc-img-caption">围观</p><p data-track="10">沿途一座镇子内正在建设的卫理公会教堂,主教一行自然要来参观一下。此时教堂及附属建筑已经接近完工,主教的到来吸引了很多村民。百姓们探头探脑地在观看照相师摆弄相机,并不知道自己被摄入了镜头。</p><p></p><p class="pgc-img-caption">土地庙</p><p data-track="11">道路边上的小土地庙,青砖青瓦,建造得不是很规整,有点敷衍了事,大概是因为这种小庙在当时的数量太多的缘故。这座小庙应该是很久没有香火了,门前都长满了荒草。</p><p></p><p class="pgc-img-caption">牌坊群</p><p data-track="12">龙田镇的牌坊群,由几座节孝牌坊组成,这些牌坊是为表彰那些丈夫死后仍能遵守贞节和孝行的女子而建。洋人们直接生硬而形象地称之为“寡妇门”。</p><p></p><p class="pgc-img-caption">迎接队伍</p><p data-track="13">为了迎接主教到来,龙田镇卫理公会学校组织男生前来迎接客人。学生们列队从镇子外的牌坊下鱼贯通过。</p><p></p><p class="pgc-img-caption">归来</p><p data-track="14">完成了迎接主教到来的任务后,学生们脚步匆匆地沿着菜地边的地沟走回学校。那时候的男学生无论大小,几乎都穿着长袍马褂。</p><p></p><p class="pgc-img-caption">乐队</p><p data-track="15">主教一行进入龙田镇后,遇到一支民间乐队,几名乐师敲着鼓,吹着唢呐欢迎他们的到来。可见,当地的人们还是很亲近这些传教士的,因为他们带来了学校和医院。</p><p></p><p class="pgc-img-caption">融美学校</p><p data-track="16">融美学校于清朝光绪十八年(1892年)在福清城内创办,最初名为培元学堂,随后在龙田开办了 分校。1895年两校合并,校址设在龙田。1907年,培元书院改名为融美学校,福清简称为“融”,卫理公会又名美以美公会,学校名称的完整意思就是“福清美以美教会学校”,这所学校是今天福清第三中学的前身。</p><p></p><p class="pgc-img-caption">中国家庭</p><p data-track="17">一家四口的合影,画面中的男子是融美学校柯琳·约翰逊纪念堂的助理。柯琳·约翰逊是一个在美国以洗衣为业寡妇 ,她持续为这所学校资助了大量金钱。</p><p></p><p class="pgc-img-caption">清洁日</p><p data-track="18">为了感谢卡罗琳的慷慨资助,1909年,融美学校将一座新建楼房命名为“柯琳·约翰逊纪念堂”,楼内有教室、实验室、藏书房等设施。图为正在打扫卫生时的纪念堂内景。</p><p></p><p class="pgc-img-caption">男校</p><p data-track="19">从柯琳·约翰逊纪念堂上拍摄的卫理公会男校 ,中间隔着一块菜地,一个传教士的孩子正在地边玩耍。</p><p></p><p class="pgc-img-caption">合影</p><p data-track="20">当地的妇女和儿童在老教堂的建筑前合影,可以看到最初的教堂租用的是民房。拍照的时候,一名妇人抱着孩子漫不经心地闯入镜头中。</p><p></p><p class="pgc-img-caption">新教堂</p><p data-track="21">这是当时新建的龙田卫理公会教堂,完全具有了西洋风格。教堂周围种植有各种花卉,门前还有一座由石头垒砌围起的台基。</p><p></p><p class="pgc-img-caption">船</p><p data-track="23">龙田东壁岛海滩上的一条搁浅的小帆船,准确来说是直接上了岸。船上还张着风帆,它是在靠岸边航行时被风吹上了岸,估计当时船上的人很懵吧。</p><p><br/></p><link rel="stylesheet" href="//www.fqlook.cn/source/plugin/wcn_editor/public/wcn_editor_fit.css?v134_M5O" id="wcn_editor_css"/> 福清历史文化底蕴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