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天地】闽中游击队员张长楼——翁财钦口述 吴镇辉整理
<!----><style type="text/css">html{font-size:375%}</style><link href="https://pic.app.fqlook.com/static/publish/css/style.css?v=1605251010503" rel="stylesheet" position="1" data-qf-origin="/static/publish/css/style.css?v=1605251010503"><!-- 付费贴--> <div class="preview_article "> <!----> <p>张长楼,1920年,他出生于偏僻的东张镇少林村印斗下楼坑,平时人们都习惯叫他张亚楼。他从小在山沟里长大,只读过两年私塾,长大后以农林为业。1940年前后,他从下楼坑迁到附近牛尾居住。1945年末,他在闽中游击队队长赖杜的影响和介绍下,参加了闽中游击队。他服从游击队长赖杜的直接领导,在福、莆、永三县交界一带积极参加革命宣传工作,开展各种革命活动。他的任务一是宣传革命,发展壮大游击队伍。他努力工作,积极宣传:介绍了张敬永、翁武养、张孔池、张孔炎、李孙书、张德清、张长武等20多人参加了游击队;二是负责监视和报告土匪头子吴守师及匪徒的活动情况;三是参加剿匪和打击伪军。他经常监视并报告土匪和伪军活动情况,情报准确及时,常受到闽中游击司令部的表扬。1948年2月末,张长楼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p><p> </p><p>1948年6月某日,张长楼获悉驻扎在一都街的伪军,将由吴守师等匪徒带路,要去攻打莆田大洋闽中游击司令部。他摸清了伪军出发的日期和要经过的路线,即一都街——善村里——下楼坑——莆田南岭——大洋,就快速送情报给闽中游击司令部。为了使闽中游击司令部能及时安全转移,张长楼就想办法拖延伪军攻打闽中游击司令部的时间。那天,他带着同村游击队员张敬永,到伪军必经的线路上,选择最隐蔽的路段,埋好线拉土地雷,把拉线交给张敬永,然后二人分开埋伏在密林中。但因林茂灌木多,张敬永看不见伪兵,只听到伪兵脚步声,就把土地雷拉响,结果没炸到伪兵,反而遭受敌人反击,子弹像雨点一样向密林里扫射来,张长楼右臂中了一弹。他不顾流血伤痛,拼命向伪兵开枪射击打伤了一名伪兵。张长楼和张敬永俩边打边退,把伪兵引入深山:拖延伪军向大洋进发时间。伪军从吴守师等几个匪徒口中了解并断定是张长楼半路伏击,就要吴守师带路到张长楼家里抓人,但一个也没抓到。伪兵就把张长楼牛桐尾住房放火烧掉。张长楼无家可归了,只好盖草房居住。</p><p> </p><p>这次伏击战,敌众我寡,张长楼虽然受了伤,但他送了重要情报,又伏击和诱敌入深山,拖延了伪军攻打游击司令部的时间使闽中游击司令部得以及时安全转移。张长楼立了功,受了奖荣获闽中游击司令部颁发的三等功勋章一枚,右臂枪伤也得到了闽中游击司令部医务人员的医治。</p><p>解放后,张长楼生活逐渐改善,就从牛尾移居印斗下落建新房。张长楼历任玉林村农会委员,泗州高级社副社长、社长1959年,他担任灵石林场印斗工区林业顾问和护林员,工作认真负责,为国家林业生产做出了贡献。1974年,张长楼病逝。</p><p> </p><p>编辑:魏 坚 </p><p>责编:蔡常贵</p><p> </p><p>来源:福清市政协</p><p>2024-05-06 17:38 福建</p> <!----></div> 游击队员
页:
[1]